close















最近小朋友都放假了,自己也比較有時間,想買買書來充實自己,看到了惡俗:美國社會偽裝優雅的種種愚蠢才知道許多以前不曉得的知識,也上網看適合自己的讀物,如惡俗:美國社會偽裝優雅的種種愚蠢,如果不懂的話還有許多書可以看,這還有許多熱門排行惡俗:美國社會偽裝優雅的種種愚蠢,上網訂購很方便,也有許多優惠,momo購物是很好的選擇!












商品訊息描述:

那時的美國,現在的台灣?

不新鮮的食物很糟糕,偽裝成美食就是惡俗....

惡俗比糟糕不堪,它是矯飾的優雅。

《格調》作者福塞爾給現代文明的最後諍言:

「你們大可糟糕,但不能低劣到惡俗,這是我們的底限......」

以假為真,以醜為美,以淺薄為深刻,以愚昧為智慧。

這,就是惡俗。

惡俗不是糟糕、低俗或庸俗;惡俗更糟糕,

它是優雅的反面,它是偽裝優雅,它是矯揉造作裝腔作勢,

它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它是冒牌貨;它是騙術騙局,

它是假事物假傳播假時尚格調品味之名......

一切攏是假的,沒人認真在意什麼才是真實。

◎小心,這是一個惡俗充斥的時代

食物、餐館、電視、電影、文化、圖書、政治......惡俗遍地開花。出門吃個飯,隨手買一件衣服,閒來看個電視,上網買本書,都躲不過惡俗的入侵。那麼,究竟惡俗是什麼?按照本書作者福塞爾的定義,惡俗比糟糕更糟糕,因為糟糕不帶有欺騙成分,不會假高貴裝優雅,不會刻意虛飾或矯揉造作,糟糕的事物你能一眼就看得出來。

但,惡俗不一樣。惡俗是將原本糟糕的東西裝扮成優雅、精緻、富於品味、有價值和符合時尚。比如說,不新鮮的食物是糟糕的,但若餐館刻意奉上不新鮮的食物,還要賦予「美食」之名,那就是惡俗了。可怕的是,惡俗無所不在,除非你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否則就只能成為幫惡俗搖旗吶喊的一份子。

◎不想成為惡俗的俘虜,除了警醒,還要有觀察力

不可諱言的,每個時代都有惡俗的人事物,更讓人無奈的是,時代進步了,惡俗的技倆也跟著與時俱進。今天的社會,不僅作者福塞爾在本書中所批判的美國惡俗現象,都能在台灣找到對應,而且顯而易見的是它們變本加厲了──包裝得更天衣無縫,詐騙的範圍更寬更廣,受害者的數目更多更慘。

有人說這個時代的無知,令人震驚;但這個時代的容忍度,同樣也讓人稱奇。當惡俗的人玩出新高度,臉不紅氣不喘地自我合理化;當惡俗事件劣化無下限,拿大眾的生命開玩笑,我們是不是還能一如既往地自虐說「見怪不怪,習慣就好」?

惡俗的必然性確實讓人氣餒,而一般人都在受害過後才覺醒也讓人萬分無奈。但,我們真的拿惡俗沒辦法嗎?其實,只要洞悉所有惡俗的本質,就不難戳破惡俗美麗的幻影。真相是,凡是過分包裝的人事物都是惡俗的,貪圖的不是權力,就是金錢,更多的是兩者兼有。

◎從他人真實的反思中,可以映照出我們怎樣的面貌?

惡俗的場景屢見不鮮、惡俗的人物一樣混世跳梁,但本書作者福塞爾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放棄爭取美好的權利。因為,當我們從本書描繪的現象裡看到我們自己生活中的鄙俗時,其實是獲得了一次拒絕向下沉淪的機會。惡俗現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俯首聽命於惡俗的擺布,放棄追求真實、良善、公義的權利。雖然本書描寫的是二十多年前的美國社會現象,但放到現今的台灣社會來看,卻是一面作用良好的照妖鏡,既照出了人心的可鄙,但也還原了人性良善的一面,同時更為我們照亮了明天的出路。

當我們身心俱疲地想要對惡俗棄械投甲時,這本書就像一劑苦澀的良藥,可讓我們迷亂惶惑的心情安靜沉澱下來,想一想我們應該如何繼續過日子。

【名家推薦】

「憑藉非凡的才智和對虛偽的敏銳嗅覺,保羅.福塞爾以小短文的形式,精準地分析並揭露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種種惡俗事物。」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保羅.福塞爾是一個典型的公共知識份子......他的評論並非都是諷刺,雖然經常被形容為「冷嘲熱諷」,事實上,他的批判背後有著深切的關懷和悲憫。」

──《衛報》(The Guardian)

「保羅.福塞爾是觀點尖銳的文學學者、文化評論家,是影響力巨大的公共知識份子......他具備寫出博大精深又有趣的作品的才能,還敢於觸犯一些勢利的話題,比如等級、服飾、美國文化的愚蠢化等等。」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保羅.福塞爾是繼范伯倫(Thorstein Bunde Veblen)和孟肯(H.L. Mencken)之後目光最為銳利的美國評論家......他揭示了生活中的種種愚蠢,還能令讀者捧腹大笑。」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福塞爾真正譴責的,是人們在等級上的不安全感、愚蠢和褊狹......他既研究了惡俗影響下無知的大眾文化,又以這本極為有趣的書,為美國喪失的魅力唱了一曲輓歌。」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目錄

1何為惡俗?

真正惡俗的事物必然會顯示出刻意虛飾、矯揉造作或欺騙性。不新鮮的食物是糟糕的,若餐館刻意奉上不新鮮的食物,還要賦予「美食」之名,那就是惡俗了。

2惡俗的日常事物

無論食品上的糖衣,還是餐館、飯店、建築、銀行......,都與惡俗的本質很接近。的確,作家艾略特說過:「人類承受不住太多的真實。」而美國人對真實的承受能力還要再減半。

◎惡俗城市

要明確指出在惡俗競賽中遙遙領先的美國城市,可不是容易的事,因為參賽者實在太多了。

◎惡俗餐館

處處可見的「美食家」一詞,就是個相當可靠的惡俗信號。

◎惡俗飯店

電影裡的奢華用品,到了飯店統統降級為「塑膠、鏡子和仿製品」,變成了「審美文盲與矯揉造作者」的產物。

◎惡俗食品

過去,人們吞阿斯匹靈時,對不甜口味還有約半秒鐘的忍耐力,現在,就連阿斯匹靈也裹上糖衣了。

◎惡俗的公共雕塑

抽象雕塑作品矯揉造作的名稱,通常更彰顯了惡俗那不容忽視的存在。

◎惡俗銀行

即便你的錢在他們那裡存了五十年,惡俗銀行也從來不知道你是誰,每次都還要費力地檢查你的簽名,以此來羞辱你一番。

◎惡俗物品

工人在建築工地戴硬殼帽無可厚非,但市長、州長或總統在短暫訪問工地期間也要戴一頂,其效果就是惡俗了。

◎惡俗標誌

即便是建築工地上那種挖洞式的流動廁所也從來不叫廁所,而是被造作地稱為洗手間皇后、小洗手間......

◎惡俗建築

惡俗建築就是那些嚇人的、自吹自擂的東西,看上去要嘛像鞋盒,要嘛像糖果盒。

◎惡俗工程

物質至上的美國人,在管理物料方面理應很有天分,但美國各地想炫耀自己並引人注目的強烈欲望卻頻頻招致災難。

◎惡俗的航空公司

你飛的次數越多,就越能了解這個真相:航空公司是當今商業欺詐的主要亂源之一。

◎惡俗機場

甘迺迪國際機場或許是全美最糟糕的機場,並且完全是由不受管制的自由企業混亂經營所造就的不朽傑作。

3惡俗的大眾傳媒

儘管不時會努力掩飾其羞恥心、裝腔作勢,電視大體說來仍是貧民媒體。電視最善於推銷假牙清潔劑、啤酒、通便劑、汽車和洗滌用品,一旦涉及到書籍、思想、歷史意義,以及文明對話中所有的複雜性、精妙性和諷刺性,電視就會死得很慘。

◎惡俗廣告

點上一根菸吧,美國人,然後深深地深深地吸上一口,因為這是你的愛國職責所在。

◎惡俗雜誌

就雜誌的版圖來說,現在是性事退場、貪婪上陣的時代了。

◎惡俗報紙

《今日美國》認為,離「娛樂」很遠的東西,會因為跟電視或糟糕的電影文化扯不上關係而流失讀者。

◎惡俗電影

沒什麼好驚訝的,重磅炸彈電影就像其他極富表現力的典型美國發明(比如淡啤酒)一樣,都缺乏成熟理智的內容。

◎惡俗電視

謊言和平庸不只是電視不幸的副產品,它們還是電視存在的原因。

◎惡俗演員

與阿諾、席維斯史特龍身材相似的人有一個專屬於他們自己的階層,而且是「聲音越大、越無能,就越有名」。

4惡俗的精神生活

回顧人類欺騙自我、渴望奇蹟的全部歷史,古生物學家喬治.辛普森總結道:「人類是所有動物中最會發明、最會欺騙,也最容易上當受騙的一種動物。」所以,藝術和宗教都是人類特有的發明。

◎惡俗人物

一般的惡俗人物,是那種會在看電影、聽歌劇、音樂會時閒聊的人,也是會在圖書館的藏書上亂塗亂畫的人。

◎惡俗信仰

既然這些靈媒號稱能掌握生命的所有奧祕,為什麼他們不用這種神力來「清除粉刺」?

◎惡俗對話

美國人在對話中打斷對方的次數要比其他國家的人多,每個人都想隨時在對話中插入自己的意見,搶奪話語權。

◎惡俗行為

讓我們請瑪丹娜一起共進晚餐吧!「名流」的觀念本身就是惡俗的,追?名流更是惡俗之至。

◎惡俗想法與觀念

「在高中校園發放保險,等同於鼓勵性交。」這話說的就像是不發保險套,就沒有人會做愛一樣。

◎惡俗語言

我們的語言肯定存在著一種欺騙的衝動,想要遮掩令人不快的東西,或將普通之物提升為令人嚮往的或非凡之物。

◎惡俗圖書

如果你想讓人記住你是個聰明人或慈善家,就別寫小說,甚至連談都不要談。你寧可去收集七十五年來的氣象資料,都比寫小說強。

◎惡俗音樂

對音樂而言,無聊乏味就等於惡俗,不論是從音樂大廳或從妓院傳出的音樂,也不論演奏者是絃樂四重奏或是重金屬樂隊。

◎惡俗詩歌

幸虧這些詩人頻頻出現小學生式的語法錯誤,這種假裝淵博的把戲才不至於連累到其他詩人的誠摯作品。

◎惡俗大學

諷刺又可悲的是,美國人創立了如此多的惡俗教育機構,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受教育的機會」。

5一種想法

惡俗已經遠遠地走在了前面,任何力量都休想一下子讓它慢下來。唯一的辦法還是嘲笑惡俗。如果連這個也不做的話,那你就只能哭了。

◎美國的種種愚蠢

這個國家把數億美元花在探索外太空,卻有數以百萬計的窮人露宿街頭;上百萬人在精神上空虛得只能以購物發洩。

◎惡俗的未來

希望未來會更好的人們要全力以赴地將美好跟糟糕,尤其是將美好跟惡俗好好地區分開來。

內文試閱

【惡俗的日常事物】

無論是食品上的糖衣,還是餐館、飯店、建築、銀行??,都與惡俗的本質很接近。的確,作家艾略特說過:「人類承受不住太多的真實。」而美國人對真實的承受能力還要再減半。

◎惡俗餐館

處處可見的「美食家」一詞,就是個相當可靠的惡俗信號。

餐館等級各異,從高到低,可以分為好的、糟糕的和惡俗的三大類。一旦到達惡俗頂端,餐館和假貨就完全是同義詞了。作家暨社會評論家芭芭拉.艾倫瑞契(Barbara Ehrenreich)說:「在城裡過夜,過去往往意味著吃頓晚餐,再看一場表演,如今卻意味著一頓作秀般的晚餐。」

如果你很機警,而且事先沒有喝太多酒,在走進惡俗場所前,你一般就能發現惡俗的信號。處處可見的「美食家」一詞,就是個可靠的惡俗信號,即便寫著「歐式小餐館」,也不見得安全。另一個信號是:餐館前面或附近停放的汽車種類。就如評論家霍莉.摩爾(Holly Moore)所觀察到的,停著許多「好車」(即昂貴車子)就是惡俗的標誌之一。反之,要是停著一大堆十年前出廠的舊雪佛蘭或紳寶,甚至幾輛小貨車,說明餐館的食物也許還行。

此外,假如附近看不到什麼車子,卻有一些沒刮鬍子的粗俗年輕人在餐館前晃來晃去,並不時摸摸自己的褲襠,說明那是一家提供代客泊車服務的惡俗餐館。他們提供代客泊車,是為了滿足那些傲慢自大的人。這些人覺得必須自己停車,然後往回走兩個街區去用餐,形同在侮辱他們。事實上,代客泊車不像餐館說的,只是為了「方便客人」,更像是為了方便餐館─方便餐館揩客人油水。提供這項服務,目的是讓你覺得自己很重要(尤其在你的客人面前),並誘惑你走進餐館大吃一頓,然後像個大富豪一樣給侍者小費,最後又會引誘你在取回車子時(要等很久),付給那些骯髒的小伙子一大筆小費。

◎代客泊車,花錢買尊重的一種服務

各類事物都變得如此惡俗,以至於代客泊車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這項服務特別吸引那些愛炫耀又沒有安全感的人,那些人喜歡想像自己身上帶著貴族光環,以為除非自己一直能享受到這樣的「服務」,否則就有失去社會地位的危險。他們沒有意識到,今天的大部分「服務」(酒店客房服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都是一種給人造成不便、令人討厭的東西,是對個人自由和尊嚴的明顯約束。

《哈潑》雜誌總編輯路易斯.藍帕姆偶然看到洛杉磯一家公司所做的代客泊車服務手冊,內容體現了整個美國社會令人尷尬的現狀。我們可以在冊子上看到,代客泊車服務如今是「一種基本的停車服務」,不僅餐館有,家庭晚會也有。「代客泊車不再是家庭晚會的奢侈服務,它已成為備受期待和歡迎的服務,它奠定了各種晚會的基調─當美好的夜晚結束,客人們被一一送走時,他們享受到的代客泊車服務能使他們感到自己很特殊、很有教養。」敏銳的讀者應該能從以上論調推斷出美國人無比惡俗的趨向─他們會花錢買尊重,而不是靠自己的行為贏得尊重。

了解上面這些後,你現在決定自己停車,同時疑惑地發現到餐館外面沒有菜單可看(惡俗的另一個標誌)。這回你決定碰碰運氣,便走了進去。接著,你迎面碰上更多的惡俗信號,比如一塊「請衣著得體」的告示牌(參見「惡俗標誌」),以及一個集諂媚與輕蔑於一身的領班(即惡俗餐館裡的領座員)。他將會帶領你來到一張桌子旁邊,拉開椅子讓你落座。倘若這家餐館極其惡俗,領班還會從桌上拿起餐巾(五○%的成分是聚酯纖維),極盡賣弄地抖開後鋪在你的膝蓋上,讓你以為這是只為你個人提供的特殊「服務」。

◎是廚師?還是生產線工人?

下一個惡俗信號是菜單。如果菜單本子很大、很沉,封面是人造皮革,還有流蘇裝飾,你就要小心被騙。真正讓人感覺良好的餐館,酒單會提前擺到桌子上,餐具和酒杯也一樣。惡俗餐館就不是這樣,這些東西都要等侍酒生─餐館中毫無存在必要的惡俗雇員,最後才炫耀般地拿給你看。如果到這個時候酒單才被「送」上來,你還可以注意到惡俗餐館喜歡省略葡萄酒的年份和酒商的名字,他們以為沒有哪個顧客會知道或在意這些事。

於是,在一片含糊其辭和裝模作樣(「請衣著得體」)的氣氛中,抬高價格就可以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蒙混過去了。反正這家餐館知道,在有這麼多惡俗信號的情況下還會走進來的人,不是傲慢自大的假紳士,就是笨蛋。他們極端無知,極端沒有安全感,所以不會抱怨任何事情。對那些仍懷有一線希望的人來說,一旦紅酒用籃子盛裝放到桌上後,一切就太晚了,你不得不束手就擒。

判斷惡俗菜單的一條通則就是:內容越多越惡俗。而這正迎合了美國人的神聖信條:三流餐館的大把「選擇」,優於一流餐館的有限選擇。除了菜單上那些跟用餐毫不相干的龐雜內容之外,菜單上的用語也是惡俗的主要表現。菜單就跟餐館的其他地方一樣,會用隱喻和華麗的形容詞來呼攏、欺騙顧客,也會用新奇的措辭來追求新潮,認為這是好事。菜單上的一些菜色可能會令顧客認為它們是「時尚」、「精品」的一部分,由廚房裡某個大師「設計」或「炮製」而成。最後,在漫長的菜單盡頭,你將讀到「我們的甜點將會由您的侍者為您一一展示」。

即便某個甜點被列在菜單上,也絕不只是簡單寫個名字,而是用對惡俗廣告撰寫人而言十分親切的措辭讚頌著:

在Anglais奶油製成的金色池塘上,漂著一個深色的寶箱,內裝塊狀白巧克力慕斯和用新鮮水果做成的珠寶,池塘上還零星點綴著碎榛子仁和鮮紅的覆盆子。

正如以上例子所顯示的,這類菜單想當然耳的以為顧客都是十足的白癡,因為惡俗是不可能在知識或勇氣面前趾高氣揚的。所謂的經典名菜都是餐館為惡俗食客所精心準備的(這個遊戲需要雙方一起玩),於是各式各樣招攬生意的修飾詞和名詞就都用上了,這類詞彙同樣適用於惡俗的抒情詩和廣告上面。

我從一份菜單摘錄了一些用語:「雅致的」、「精美的」、「奶油般柔滑的」、「芳香的」、「藝術般的」、「芳馥的」,還有「三隻煮好的粉紅色對蝦,穿透甜檸檬汁做的清淡調味醬,愉快的舞動著」。這類惡俗語言極其巧妙地欺騙了毫無想像力、無知及輕信的人們。事實上,這類菜餚都是出自那些精明狡詐、毫無才華和信譽的廚子之手,他們不用事前刻意準備就能大量生產。日益風行的做法是:餐館從某個便利的供應商那兒大量採購加工好的冷凍主菜,然後由某個戴著花梢廚師帽(參見「惡俗物品」)的人在廚房用微波爐迅速加熱。這個人與其說是廚師,不如說是一個生產線的工人。

這類餐館的虛偽之處在於,他們這麼做的同時,還要讓顧客以為這些菜都是廚師們在誠實友善的廚房裡用充滿愛心的雙手做出來的。惡俗餐館的菜單內容很大程度地取決於哪些食物最方便冷凍,比如去頭龍蝦和胡蘿蔔蛋糕,而不是看哪些食物比較好吃。即便那些對自己的地位自以為是的餐館,或異國特色餐館,或其他類型的餐館,做法都一樣,只要有人需要,他們甚至可以提供盲文點字菜單。

◎菜單的第一道主菜,絕對不要點

就跟那些善於變戲法的人使用強迫抽牌法一樣,一份老道的菜單設計者也能透過設計、布局和排版等視覺藝術手段,塞給天真的顧客一道特定的菜(通常是用料廉價、製作簡單但利潤很高的菜)。只要在餐館裡最令人討厭的菜寫上一堆字,他們就能創造這道菜的暢銷奇蹟。許多餐館私下承認,他們能引導不幸的顧客選擇菜單上的第一道或最後一道主菜,這兩個位置放的往往是他們動過手腳的東西。考慮到勞動力成本,有經驗的餐館經理發現,除非提高價錢,否則精緻的擺盤很不划算。最近,一位經理解釋了把烤羊排從菜單上砍掉的原因。這道菜仍然很受歡迎,但他發現擺盤的人擺這道菜得花「一分多鐘」。

遺憾的是,只有等你在餐館中坐定後,才能發現惡俗的信號俯拾皆是,比如現場烹調、在菜餚上澆酒點火、火焰霜淇淋等等。最近有一段並非譏諷的文字,出現在一份惡俗報紙的餐館版面上:

以往,現場烹調是酒店和餐館的領班、總管甚至侍者的拿手藝術。今天,我們卻越來越難找到這種特色餐館了。

這段文字應該出現在「謝天謝地」版面,而不是餐館版面。

正如運動員上場比賽前應該在更衣室更衣,女演員應該在舞台幕布後化妝一樣,做菜當然也應該在廚房裡進行。垃圾食物和外賣,都好過滿餐廳令人眼花撩亂的惡俗火焰。一向敏銳的建築評論家艾達.露薏絲.賀克斯苔博(Ada Louise Huxtable)觀察到:「在美國,鐘擺總是由廉價的便利擺向廉價的造作,比如速食和愚蠢的餐廳火焰菜,兩者之間就沒有任何區別。」

◎到餐館吃飯,滿足的是你的眼睛,還是嘴巴?

惡俗餐館還有一個信號,同樣遺憾的,你也要等到自投羅網後才能察覺。這個信號就是菜餚的「漂亮擺盤」,就像非這樣做不可,每盤菜都必須像一幅畫─通常是惡俗的抽象畫,有時也會模仿多愁善感的山水或海景。在真正頂尖的惡俗場所,視覺表現占絕對的主導地位。在這種地方吃飯,你會得到這樣的印象:這頓飯所滿足的器官,是你的眼睛而不是嘴巴。如同賀克斯苔博,作家暨記者的湯姆.沃爾夫(Tom Wolfe)對於惡俗也有他犀利的眼光,對惡俗擺盤最成功的批判非他莫屬。

在他的小說《走夜路的男人》(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中,亞瑟.拉斯金請英國作家彼得.法洛在極受歡迎的惡俗餐館La Boue de Argent 吃飯:

法洛點的第一道菜是蔬菜麵。端上來的是一個粉色的小半圓形,周圍呈放射狀擺著食用大黃的葉柄。這堆東西位於盤子左上方四分之一圓周處。整個盤子看上去就像是一幅上了釉的古怪新藝術畫作─血紅色大海上,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正駛向落日。落日就是用食用大黃葉柄擺成的放射線,而西班牙大帆船則用不同顏色的醬汁做成。這道菜就是一幅用醬汁繪成的畫。

業內人士的確稱這類菜為「醬汁畫」,某些搶手的廚師尤擅此道。亞瑟.拉斯金的餐盤也同樣令人難忘,他的餐盤裡是(他本人並沒有注意到):

精心編織成籃網狀的一層扁平綠麵條上面點綴著一群蝴蝶,這些蝴蝶以成對的蘑菇片做翅膀,以甜椒、洋蔥片、蔥、酸豆做軀幹、眼睛和觸鬚。

類似的惡俗做法,不是出於作畫般的矯揉造作,而是出於一種對新奇不合時宜的渴望,無論效果多麼糟糕,只要是一盤烤牛排或烤羊排,就無一例外地會在四周灑一些白葡萄,或在一份烤鮭魚邊上放幾片罐裝葡萄柚。在這類餐館,你一定會碰上小販向女士們兜售玫瑰、版畫、炭筆素描、水彩畫或首飾等等。大多數的惡俗餐館裡,還有到處走動的樂師(糟糕而不是惡俗),其職責就是用收錢來打斷別人的談話。

◎服務生,惡俗餐館的惡俗推銷員

餐館裡男女侍者的類型也是導致惡俗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大都會直接告訴你名字(「嗨!我是布拉德。今晚由我為您服務??」),接著就沒完沒了地背誦菜單:「我們今晚的特色菜有??」,並盡量不報價錢。讓侍者背菜單給你聽而不讓你看菜單,這有兩層用意:首先可以誘使你點高價的菜餚,很少有人會因為聽不清楚,而無禮或勇敢地叫侍者重報每道菜的價格;再者,這麼做也是為了一開始就在顧客與侍者之間建立一種類似「友好」的關係。一旦「連線」成功,就意味著即便侍者提供的服務很惡俗,顧客也不至於很沮喪,還會原諒侍者的過失或疏忽。既然早前侍者就表明了友好的態度,那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男女侍者不僅被教導成點餐員和端盤子的人,還像大多數美國人一樣被教唆成了惡俗銷售員。舊金山一家連鎖餐廳的行銷總監裘蒂.拉迪斯(Judi Radice)曾表示:「我們需要讓侍者去推銷菜單。」按此要求,一位侍者不該問:「你要甜點嗎?」而應該問:「我能竭誠為您奉上一份令人愉悅的一流巧克力慕斯嗎?」在客人進餐期間,侍者在一邊賣弄地使用特大號的胡椒碾磨器,也是為了製造侍者和客人之間的友好幻覺。《紐約時報》餐館評論家瑪利亞.布洛斯(Marian Burros)說:「巨大的胡椒碾磨器對食客的侵犯已經失控了。」為什麼不在每張餐桌上都放一個巨大的(以免被人順手牽羊)胡椒碾磨器呢?這樣,顧客就能像布洛斯說的:「每吃完一口,就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放胡椒了。」倘若真能那樣,你也就不必在侍者每上一道菜就衝著你說一聲「慢用!」時,要像還債一樣地向他道謝了。

大多數的惡俗男女侍者迫於工作需要,不得不用虛情假意代替職業尊嚴,這種情形被英國文學評論家西里爾.康諾利(Cyril Connolly)稱為「心理學家的仙境」(Psychologist's wonderland)?:「當我們看著那些毫不友善的人努力裝出友善的樣子,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就會輕易地暴露在我們面前。」要改變這種情形也許很困難,辦法卻很明確,就是不要假裝友善。唯有遵守這一點,才能終止形形色色的惡俗。

在惡俗餐館交學費的食客們,很早就從他們的經歷中學會了一條重要準則,這條準則可以稱為「布萊恩.米勒準則」(Brian Miller's Law),因為就是這位紐約美食評論家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海拔越高的餐館,越有可能是惡俗餐館。」最好的例子是雄踞世博會建築頂層的那一類餐館,它們的主要興趣不在食物,而在於旋轉。一旦理解這條高海拔準則,飛機餐點就不再令人困惑了。這類服務的難度在於:要在不可能的地點成功供應食物,比如樹屋、小船或猛烈的炮火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驚嘆於供應者克服困難的高難度演出,而不應該挑剔食物。飛機餐就是一個純正的惡俗例子。既然能提供一份很好的鮪魚沙拉,為什麼非要供應法式酥皮鮭魚呢?最好的做法是供應旅客一份道地的三明治,再來一份雪糕。唯有如此,惡俗才會因羞愧而消失。

作者資料

保羅.福塞爾(Paul Fussell)

美國作家、文化評論家、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曾任教於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康乃狄格學院及賓州大學。二戰的參戰經歷對福塞爾的寫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他的關注點從早期的英語文學研究轉向階級制度評論、戰爭研究和社會批判,成績斐然。著作甚豐,包括暢銷書《階級:美國身分系統指南》(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愛上制服:制服的文化與歷史》(Uniforms: Why We Are What We Wear),以及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及美國國家書評獎的《大戰和現代記憶》(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該書亦被《當代文庫》選入二十世紀百大英文非小說類著作。









熱賣商品



















所收集有關
惡俗:美國社會偽裝優雅的種種愚蠢產品的圖文皆引用自momo購物,圖文所有權皆為原所有權人所有,價格和內容如有變化依momo購物網為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risonasterunder 的頭像
    prisonasterunder

    網路好康分享85

    prisonasterun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